怎么快速读完一本书

  随着互联网的兴起,知识传播的速度是非常快的,往往想知道一个领域的知识,只需要百度一下即可。但是这也造就了一种现象,即知识的碎片化,我们在网上了解到的知识,往往只是冰山一角。

  而那些经典书籍往往是非常系统性的,可以帮助你对一个领域构建整体的知识,而不是冰山一角。因此我来讲讲如何阅读一些经典书籍的方法论。

1. 最好是有目的性地看书

  我认为在阅读一些经典书籍时,之所以往往读不下去,是因为阅读的内容大多与日常生活距离很远,并不能立刻产生实质性的作用。如果书里的一些生僻内容,恰好触达了我们某根脆弱的神经,可能直接就放弃了。

  而我更推崇的读法是,当自己某一块知识要用到,又或者是某个问题刚好有自己不懂的地方,这个时候以章节的形式,专攻这一块的知识。

  与此同时,学到的内容正好学以致用,久而久之形成一种看书的正向反馈。

2. 不求甚解

  在阅读一些经典书籍时,我看到更多人的做法是一句一句斟酌着读,去搞懂每句话的意思到底是什么。我认为这种读书方法,一旦卡住的地方特别多的时候,人们就会产生一种畏难的心理,从而放弃读这本书。

  因此我个人更推荐的一种读书方法是不求甚解式的读书,即第一遍只需要读个大概,弄明白作者到底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即可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就这么囫囵吞枣一样读这本书,相反,我们在略看完一本书后,需要时不时要再看一遍,少量多次的阅读同一本书,以求最后完全消化此书的知识。

  不求甚解式的读书还有个好处,比较适合用来读那些很经典很有价值的书,万一书与想像中有差距,没太多价值也可以通过第一遍用比较少的时间过滤掉。

3. 做知识的输出

  我们要承认一点,即使当下是非常完整的读完一本书,把整本书的内容都搞懂了,记忆会非常深刻,但是随着时间,忘记部分书的内容也是非常正常的。

  这里我们要讲费曼学习法了,最好的方法其实是讲给第二个人听,当你介绍一个知识给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领域的人时,并且这个人听懂了,那么说明你也是非常了解这个知识了。当然也可以用思维导图把书里的内容给总结下来,不想画图也行,写一篇读书笔记也是可以的。

  输出是最好的促进输入的工具,不需要多讲了,写文章、做演讲也是工作的重要能力之一。

西楼

西楼

粤ICP备2021121522号